当前位置:才华咖 > 范文 > 汇报 > 2017年新华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手机版

2017年新华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来源:才华咖 阅读:1.24W 次

我校从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课堂的创新作为创新的起点,把落实有效课堂作为最高的管理点。实施听评“两课”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和“小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网络交流平台。探索实施“3+2动感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有效课堂。

2017年新华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一、落实听、评 “两课”,重视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

“两课”是指“推门课”和“公开课”。“推门课”即教师的日常听课,旨在实时交流学习;“公开课”在每学期始由教务处与教研组长统一安排,旨在示范引领。听、评好“两课”是教学工作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重要平台。学校还制定了《新华学校日常听课常规》、《新华学校听课评课管理办法》,落实了“两课”。消除了日常课堂的“低效化”,和公开课的“泡沫化”。

1、推行“推门课”制度,促进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打开教室“后门”,教师可随时到教室听课。实现了人人听课,时时听课。学校对任课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的每周听课节数作了具体要求,要求听课教师至少要听完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并填写“听课活页纸”,做到了有听必评。

“推门课”的评,要围绕情感、表达、拓展、学习实效、学生参与等五个方面,依据标准对所听教学环节进行评价打分。满分为50分,其中“情感” 包括亲和力、教学热情、学生投入度。交流方面:普通教师推门课随时交流;备课组长推门课当天交流反馈;年级 1

主任评价推门课,在每周两次的年级会反馈;教研组长推门课,教研活动反馈。

推门课的推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推门课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一是教师的业务得到了促进,二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得到了实时反馈。

2、落实三级“公开课”,实现业务引领。

三级“公开课”即校级公开课、教研公开课、年级组公开课。三级公开课的指导思想是:不存在质量的差异,只存在教研范围的不同。公开课为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搭建了一个最有效的平台。

公开课的目的在于示范和引领。把“公开课”上成精品课、样板课、示范课。“公开课”定位在教学经验的“学习课”;展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课”;教学模式探索的“研究课”。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交流,共同提高。

公开课要充分准备,做到“阵地前移”。 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要充分预设。包括课堂教学语言的设置、问题的提出、生成、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展示的内容和方式等等。同科教师提前对“课例”进行分析预设,使课堂更具时效性,这对推进有效课堂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立足校本教研,推动教学创新,实施高效课堂

1、探索“3+2动感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课堂创新。

以“高效课堂”出发点,学校提出了“3+2动感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探索高效课堂。“3+2动感课堂”运用小组教学,变大课堂为小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2

而不是教师讲的效率,。体现了“以学定教”的课堂评价理念。

“3+2动感课堂”模式,“3”指教学的三个环节:即预设与探究、展示与生成、巩固与达标;“2”指教学的两个关键点:即以学生展示为核心、以高效为标准,以小组竞争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展示为核心,以高效为标准;动感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动,即要求以展示为主要手段,小组合作竞争,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二是“师”动,即要以学生为主题,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动态调整,适机而变。

在课堂上展示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必须立足校本教研,探索课堂展示。因为课堂教学抓住了“展示”也就抓住了课堂的关键,抓住了高效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展示的内容与形式决定了学生在参与课堂的程度,学生自主学习效能,合作探究质量。真正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的能力、素质在展示中得到提升。

2、重视校本“小课题”研究,立足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途径。我校以“小课题”为载体,以教研组为主,研究成果以“课题”样式呈现。围绕一个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从日常教学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探究点、关键点等具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如“课堂教学中展示方式的研究”、“课堂小组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预设问题的有效性研究”等等。小课题研究对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教研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推进了高效课堂的实施。

3、搭建网络平台,提供交流空间。

《2017年新华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ka.com/fwzs/huibao/ovk7dw.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咖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120231号-3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