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咖 > 范文 > 工作方案 >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手机版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来源:才华咖 阅读:1.43W 次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当前形势下,素质教育又是我们教育的风向标,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这是每个高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英语教学应抓住素质教育,促使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而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又必须从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等训练入手。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一、听的技能及其培养

在语言学习中,听是吸收和巩固语言及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现实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疏于练习,在听的过程中,把握不住材料中心,对听力望而却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平时的教与学都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听力,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学生在课堂上应回答问题时,也尽量使用英语,从而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人,尽可能多地参与说的过程。

2.每天安排一个听写练习,听写的内容可以是课堂上大家熟悉的句子、短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可进一步强化声音的练习。

3.每周应安排一次集中的听力练习,主要训练学生听要点、听细节、听发音相似词的差别、听信息、听特定的词。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听力材料,如会话、记叙文、传记、电话留言、市场报道、新闻报道等。进行听力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语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一遍之后,学生讨论答案,分析会话主体和内容,加强对材料的把握,然后教师公布答案,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遍听力,如此这般,学生对材料着入点把握的能力便会有所提升。

二、说的技能及其培养

说是四个环节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而导致这种“忽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应试考试缺省;二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怕犯错误或语音不标准而引发别人的嘲笑。事实上,懂得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学习的目的。所以,语言的学习不能单单以考试为目的,应将语言作为交际的一种工具,而在交际过程中,说便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在说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必然的,但学生不应怕犯错,不应怕别人笑话。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交流,创设一种浓重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建立说英语的自信心。有了这种自信心,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应主动创造使学生开展口语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应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较复杂的意思,设法将交谈持续下去。为了使自己说得有信心、有兴趣,在活动之前可做些必要的准备,从平日听读的材料中吸取营养,充分利用课本中有用的句型,尽可能提高说话的质量,从而建立说话自信。对学生的表达,教师应尽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自行纠正错误,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

三、读的技能及其培养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阅读技能包括理解字面意义、能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推理能力、评价和欣赏五个方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1.充分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课本上的课文是经过科学筛选出来的,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所以我比较注重充分利用课文。在教授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然后评议答案,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本篇文章的总体把握程度。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并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找出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及有用的词组、短语或句型,大家相互交流,老师再做总结,最后圈定公认的有效句式。这样便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初意愿。

2.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使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点,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作简要的概括和讲解,使其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路。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ka.com/fwzs/fangan/1gkd2g.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咖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120231号-3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