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咖 > 国家语言 > 英语 > 英语四级 > 2015年四六级阅读冲刺备考精要
手机版

2015年四六级阅读冲刺备考精要

来源:才华咖 阅读:1.63W 次

在四六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是公认让人“眼前一黑”的环节,很多同学做把“阅读理解”,做成了“阅读不理解”。在最后的20多天里,该如何逆袭?如何由“眼前一黑”快速转变为“眼前一亮”?如何由只能“阅读”,做到真正“理解”?今天,在这里,小编基于对最新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授课经验以及深入思考,从题型构成、解题策略、解题技巧、复习安排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来为你解剖四六级阅读考试,顺带提出你在做题或备考时一些重要而又容易忽略的点,帮助你以一个更完整的视觉,更全面的角度了解六级阅读考试,以达到拔高水平,提高分数的目的。

2015年四六级阅读冲刺备考精要

  1、 题型构成

改革后的六级考试阅读理解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

Section A.选词填空(新题型):1篇文章,长度250-300词左右,15个词选10个

Section B.信息匹配(新题型):1篇文章,长度1200词左右,10个句子根据其信息匹配原文段落

Section C.仔细阅读(老题型):2篇文章,长度400-450词左右/篇,一共10题多项选择题型

  三个部分在整个六级考试当中分值占比分别为:

Section A 5%

Section B 10%

Section C 20%

换而言之,整个阅读理解部分分值占全卷的35%。

也许你看完了上面三个部分,觉得阅读理解其实小菜一点,没错,如果我拿一份样卷,给你一晚上的时间,你肯定能轻松完成,并保证正确率。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你会有一晚上,或者说一下午的时间吗?很明显,没有!你只有一共40分钟的时间!而在这40分钟里面,你要完成的,是3个部分的阅读;面对的,是3种出题方式;最后还得解出合共30道题目;最关键的是,你有3个部分连文章带题目合共3000多词的信息要处理。这个时候又是如何是好呢?解题策略,十分重要!

  2、 解题策略

小编知道,平常很多同学在做题时特别强调方法,技巧,但如果没有正确的策略,一切技巧便无从谈起。正如你掌握了一切的驾驶技术,但如果一开始你的方向是错的,离目的地就只能越来越远。解题策略就好比驾车的方向。

解题策略围绕着在小编在课堂教学中常被问到的两大问题展开:

1)、 SectionA,B,C是按顺序做吗?还是先做哪部分?后做哪部分?

2)、做题的时候,是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目?

  首先来解答问题1)按什么顺序做题?

SectionA,B,C如果你按照顺序往下做,没有问题!但这要求你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你要学会摆脱那种一定得把整篇文章读完的安全感。我在六级阅读课上给同学们讲的一句话这里也送给各位:“你按照顺序做题,如果前面SectionA,B你每一字每一句都要看,那么到了SectionC,你连看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稍微想一想,六级考试阅读三个部分SectionA,B,C的设置,玩的就是一个心理游戏。Section A 选词填空,你一看文章那么短,很高兴,开始做题,没多久就会发现词不会选,空也填不了,自信心马上下降。这时候你只好把看起来稍顺眼的词勉强把空填上,带着满心忐忑,来到了Section B 信息匹配;你看到的是一篇看起来很长似懂非懂的文章,过量的信息让你瞬间患上密集恐惧症,出于本能的逃跑反应让你翻到文章后头,结果看到了10个很长很长的句子,这个时候,你感觉你的头开始发胀,身体开始发烫,心跳加速,犹如看到暗恋对象;你看不到重点在哪,找不到关键信息,再回到信息过量的原文,正式宣告匹配失败,顿时耳晕目眩,犹如看到暗恋对象被牵走。你还是咬着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个部分做完,稍微舒一口气,这时你一低头瞅见你的手表,发现只剩下10分钟,而迎接你的将是Section C的两篇仔细阅读以及10道选择题,你突然发现人生从未如此绝望,也发现从绝望中找不到希望,于是你只能给自己下一个结论,告诉自己:我这个人不适合做阅读题!并且安慰自己四个字:重在参与。我相信这种情况是没有一个人想遇上的。

所以,为了排除掉这种心理因素对做题结果的最终影响。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这里,关于阅读部分的做题策略,小编对大家的建议是:反着做——先做Section C,再做Section B,最后才做Section A。

此建议基于小编应对考试做题顺序时总结出的两大原则:

  一、易得分先做。

从考试说明和经验分析看来,小编认为Section A,B,C三个部分真正考察你“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就只有Section C这个部分。Section A,B从出题的本质来看只考察阅读能力,不需要理解;不用理解,意味着不用读懂,不用读懂就意味着不用全文通读,这也跟我一开始说的不要每字每句都读和摆脱安全感相呼应。

说到这,有的同学就会产生疑问,老师你不是说易得分的要先做吗?你说Section A,B不考理解,相反,Section C既考阅读又考理解,这么说不是SectionA,B更简单吗?其实不然,因为Section A,B虽不考理解,但它考阅读,而这种所谓的“阅读”考的到底什么呢?我告诉大家,这里的“阅读”事实上考的是一种“搜寻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平常大家没有有意识地去训练,导致在考试中无从发挥也无法发挥,这两个部分便相对难解决;举个例子,在小编的六级阅读课上,同学们经过2次课一共8小时的训练,这种搜寻信息的能力才初步形成,才使得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两个部分的做题正确率达到70%。对于没有训练过的同学来说,可能就难上加难!

我们再反过来思考,为什么Section C会相对易得分?因为Section C仔细阅读,一共10道题,其中细节题是主要考察题型,占比高达70%甚至是80%,同时,细节题的命题原则和解题方法也相对固定,有迹可循(这点待会会在解题技巧中详述),意思就是,只要你掌握好了方法,Section C自然迎刃而解。

  二、占比重先做。

从第一部分我们对题型构成分析中可知,由Section A,Section B再到Section C,分值占比依次递增。其中Section C更是占了20%的权重,比Section A和Section B加起来的15%还要多5%。既然有这么一道题,它占比重,而且易得分,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先将其取下呢?

初步的解题策略有了结果后,我们来看看问题2)做题时,是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目?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老师,这应该是个人做题习惯吧?有人爱先看题?有人爱先看文章?这跟策略有关系吗?甚至这对我们做题有影响吗?

我想说,同学,你想得太简单了!是的,确实有影响。请耐心把下面文字看完。

我们就拿刚才分析出来的最重要的Section C来举例。平时很多同学解题时,着眼点会放在两个元素上:文章,和题目。但小编要告诉你的是,我们只着眼于两个元素是不全面的,其实我们需要看的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三个东西,分别是:文章,题干,还有选项。

而且我们做Section C两篇文章,做题的顺序该是:先看题干(题干就是问题),再看文章,最后看选项。我不是建议大家按照这个顺序来做,我是要求大家必须按照这个顺序做。为什么?请看下面的解题技巧。

  3. 解题技巧

  Section C 解题技巧

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了题型的构成,也得出了做题的策略,接下来就得谈谈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一点,方法与技巧。

方法技巧我们依旧从刚才分析出的解题策略中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开始,就Section C;同时我们也提到了section C中最重要的题型就是细节题,所以来看看做这道的题的思路跟方法是什么?

首先,总体策略上,分三步走:

  第一步:看题干

虽然我们说“看题干”,可看题干你也不能只是光看!更关键的是,你需要知道看题干要看什么?或者说,看题干的目的是什么?我在六级阅读课上,跟同学们讲的,看题干有三个目的:

1)确定题型(是细节题,推断题还是什么题?每种题型有相对应的出题特点。当然我们这里用细节

题来举例,顺便讲完细节题的解决办法)

2)找关键词(如果判断出是细节题,马上找关键词,关键词通常注意专有名词,数字等,而找关键词的目的在于,定位原文,找到出题句;题外一句话,我们首先要判断题型的原因在于,有的题型是没有关键词的,如果我们能判断出那种题型,我们就不用在题干中寻找找关键词了,可直接根据题型的出题特征来解决。)

3)注意联系(注意题干与题干之间的联系,有时候我们能利用这种联系来快速解题,省去看原文的功夫,也提升了速度。)

  第二步:看文章

这是我上课时会重点强调的一步。很多时候,很多同学看到文章的时候,异常激动,二话不说,马上看看文章说的是什么!这时我必须把你喊住,同学且慢!因为在看文章内容之前,你还要练成一种敏感的嗅觉,去嗅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究竟是什么?

那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何体现呢?它们是通过“信号词”来传递的。“信号词”是我在课堂中所引入一个新概念,所谓“信号词”,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些词是一种信号,它们能带出表达中的关键信息,而这些关键信息往往就是命题点,换句话说,“信号词”跟六级阅读理解考试的“命题原则”息息相关。我总结过六级仔细阅读当中一共有九大命题原则,九大命题原则也对应9种常见信号词,这里因为篇幅所限,我只讲三种,请大家先行领悟:

  信号词1:转折类信号词

例如:but,however,still,although,unfortunately等;

见到这些信号词,得马上有反应,其实它们就传递出一个信号:这里要出题啦!

  信号词2:否定类信号词

例如:no,not,not的其他变形(比如说don’t,doesn’t),never,hardly,seldom,否定前缀开头的形容词等;

否定信号词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因在于,文章中否定含义的描述,在选项当中有可能变成肯定描述,会导致考试看走眼从而导致判断失误。说到否定信号词时,文章中如果出现双重否定,大家就得警惕,因为这极有可能是考点。

  信号词3:比较类信号词

例如:more,better,the most,the best,以及所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

所以,综上,在我们看文章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去注意内容,而是首先要要看有没有信号词,并且得把这些词圈起来,以提醒自己注意(Ps:我在课堂上也会一再强调:大家一定要把“发现信号词”作为你的top priority,在不断的练习中变成你的本能反应,一见到,就圈住。)。

你看,目前为止,做题的方向和方法都很明确了,不是吗?刚才我们第一步做的是,看题干找关键词,这一步做的是,看文章找信号词。大家只需要记住这么一点,如果我们找出的关键词正好定位在原文的一个信号词后,或者定位的句子含有信号词,则该句很有可能是出题句。

往往,我们做好第一二步(找题干的关键词,回原文定位,再通过信号词,判段出题句),就能把一道细节题成功地解出,再提醒一遍,Section C,仔细阅读里面70%-80%都是细节题哦!

有没有发现通过这样的步骤,我们做题的流程得到了简化,时间得到了节省,最重要的是,你不仅知道要去看题干看文章,而且知道看题干看文章时,要去看什么!你开始掌握阅读理解中最精髓的东西,知道关键信息如何传达,并能有效地提取了!

  第三步:看选项

我们现在找到了关键词,回原文定位,通过信号词找到了出题句。最后的一步,为确保你选择无误,我们得会看选项。

看选项只需要注意三点即可:

1)错误选项的特征

(错误选项有三大特征,这里只讲最重要的一个:绝对词,比如:all,never,too等)

2)同义转换

(同义转换可谓是六级阅读的终极解决方案,在细节题中,当你找到原文的出题句时,正确选项往往就是出题句的同义转述而已)

3)不同题型下的选项特点

(比如说,推断题,推断题的选项中如有原文照搬的信息为必错)

  Section B 解题技巧

Section B是信息匹配题,这道新题型的出现取代了原有的快速阅读。两道题相比之下,信息匹配会相对简单,因为原来的快速阅读,你除了要找到信息以外,还得做简答题还得做选择题,但现在,只需要把信息找到,然后匹配,就完事了。但这题的难点依然存在,其中最困难的一点,就藏在Section B这道题目的描述当中,大家请审题!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are going to read a passage with ten statements attached to it. Each statement contains information given in one of the paragraphs. Identify theparagraph from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derived. You may choose a paragraph more than once. Each paragraph is marked with a letter. Answer the questions by mark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2.

有看到这么一句话吗:You may choose a paragraph more than once. 一个段落你可能选多于一次。独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该开始暗自骂娘了。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段可以选多次,意味着以前咱们那种选中一个排除一个的方法马上失效。

但话说回来,不必害怕,冷静下来,看看信息匹配题,其解题的本质就是快速寻找信息;故信息匹配题说白了就是追求两个字:“速配!”我们常说,天下招式,唯快不破。速度很重要,做信息匹配的时候也要足够快,因为一开始快,万一你发现找错了,还有更正的可能。

那“速配”有方法吗?有,请谨记底下几条本人研发出来的做题潜规则吧:

1.先看题目,再看文章

2.看题目时,请圈关键词,关键词一般式名词或名词词组,当然还有我们常说的大写,数字这些极有标识性的词。

3.因为题目均为长句,所包含信息较多,所以圈关键词时,最好至少圈出3个,以便精准定位,也以免信息点遗漏。

4.如果文章有小标题,请注意小标题(占1-2题)

5.做题到了最后,如果还是有较多题目不能匹配,不妨重新快速扫视每段第二句(段落较长可能在第三句),很有可能你需要的信息就在其中。(占3-4题)

6.注意同义转换,原文信息很可能不会在题目中直接给出。(占2-3题)

7.如果你在连着的上下两段之间犹豫,正确的答案通常是后一段。因为根据个人猜想,出题人很可能会把一个较长的段落割裂成两段,两段虽联系紧密,但信息点已被割裂,造成所选题目与原文段落信息不对等,造成考生的选择失误。(占1题)

8.最重要的一点,再次强调,不要理解文意!需要从文意推断出来的题很有可能占1题!因为,别忘了,这道大题的名字,叫做“信息匹配”。

六级班阅读课的童鞋运用上面8条潜规则,经过一次课4个小时的训练后可以10分钟内把该题做完,正确率最高能达90%。只要你大胆地尝试,抛开那种不必要的安全感,小编相信你也能做到!

  Section A解题技巧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后一题,选词填空,本题有15个备选词,却只有10个空。大家首先要了解的是备选的15个词均为实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有了这层了解以后,这道题需要解决的就只有两个问题了“怎么选”和“怎么填”。

  1.怎么选?

记着小编的金句,选词的精髓全在于分类。分类是你做题速度与准度的根基。

所以拿到这道题的时候,首先用1分钟的时间把15个词按照词性分类。分好类了以后,再考虑下面一个问题。

  2.怎么填?

填空的时候,

1)要注意空格前后,根据最基础的语法知识(高中程度已够用)确定词性。

2)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筛选出单词。

这道题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你有背单词并已经背下,二,我前面说的两个步骤能操作熟练。还有很关键的一个大前提是:这道题也不需要全文通读和理解含义。六级班的同学对以上方法经过2个小时的详尽学习后,能用7分钟的时间做对9题,你敢挑战一下吗?

说到这里顺便把我在六级阅读课上对同学们每部分做题的时间要求分享一下,供大家参考:

Section C 两篇最多每篇8分钟共16分钟

Section B 一篇最多10分钟共10分钟

Section A 一篇最多7分钟共7分钟

整个阅读理解部分完成合共33分钟,比预设的40分钟少7分钟。

上面,我们已经把六级阅读理解部分包括题型结构,解题策略,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在内的所有精髓梳理了一遍。但大家注意,所谓熟,才能生巧,所以,唯有你把上面我说的思路及方法融汇贯通,并用在平日的做题中,方有可能把招式,转化为内功。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ka.com/yyzs/siji/looq89.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咖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120231号-3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