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咖 > 范文 > 校园 > 《中国人》读后感(通用31篇)
手机版

《中国人》读后感(通用31篇)

来源:才华咖 阅读:2.57W 次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人》读后感(通用31篇)

《中国人》读后感 篇1

读后使我那颗原本浮躁麻木的心,被针深深刺痛了,久久不能平静。不要说看到周围的人不读书而沉迷各种游戏、网络、影视等现象见怪不怪,麻木不仁,就连我自己也已经想不起没有书读就反应迟钝,吃饭无味的日子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后来参加工作了,读书的时间更少了,后来忙于各种事情和应酬,发现读书久了竟会不知不觉会睡着……后来就习惯于不读书了,或者不能安静读书了。

现在的孩子们更是不爱读书。上课提个古典名著,几乎没有读过。上历史课,竟然拿影视作品作为历史的真实。更可笑的是,竟然连传统文化都抛弃了,文言文一窍不通,理解很困难,给历史课带来极大困扰。学生最初犯错误的时候,我耐心解释;之后,还是没有明显提高,我无语了;最后,我都有点妥协了。材料读不懂,又不是历史教师的错,我当时这样想。现在看来,这和学生长期不阅读,或者缺少必要的阅读有直接关系。阅读不仅关系着一堂历史课的成败,一个学生的未来,它更多的是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读书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根植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孩子们为什么不爱阅读,而爱上网络、影视了呢?原因很多。老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所效。新闻媒体过度宣传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全民皆以玩三G手机、掌上电脑为荣为唯一,而静静的悠闲的享受的读书成为奢侈,成为老土,成为另类,一个不喜欢或是失去读书兴趣乐趣的国家,将会是什么样的国家?一个不读书的民族,那民族文化将会是怎样的传承?一个不爱学习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不爱学习的民族是劣等粗鲁无知的民族。文化的沙漠,是永远无法支撑起五千年甚至更加久远的优秀国家和高素质的民族的。

有网民说: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低,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应试教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四是好书越来越少。我觉得说的有一定道理。记得我在外地上高中的时候,竟然在学校及其附近找不到一个书报亭,为买本《半月谈》还要穿过两个大路口;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买了一本范文澜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位学姐当时就批评我说:买这些书干嘛?那位售货员接话说:一看这位姐就是个学艺术的。我无语了。我现在几乎不去新华书店了,理由有二:书太贵,没有我想看的专业书。好书越来越少,反而很多图书在网上却能找到,而且物美价廉。

一位日本大师在其《低智商社会》一书中提到: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当孩子们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的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的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要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呆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的读书。匈牙利的国土面积和人口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长年读书的人数在500万以上,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知识就是力量和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自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却人才济济。建国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八位。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不但能满足自给,还能源源不断地出口;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一个小国,因爱读书获得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大国”!

再对比我们的国家,其结果不言而喻,不禁让人深思:一个崇尚读书的泱泱大国,怎么会沦落至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反问社会的时候也在一遍遍的问自己,在教书之余,我是不是也应该积极做点什么?

《中国人》读后感 篇2

主题词有两个,‘中国人’ 和‘信仰’。书不是社会科学调查类的记录文字,而是三个作者自己相信并且想要宣扬的东西,加上十七位政协,教授,国学学者,方丈,音乐家,画家等等人士的访谈。 居然就算在中国人头上了。我想我只好这里说一句 :我不在那之中,我不是属于他们代表的那群中国人。第二个词“信仰”, 我特别的去google了一下,以下是 “信仰” 两个字 在维基百科里的解释,看起来挺靠谱的,所以我把它抄在这里,以弥补此书没有提供的名词解释。如下:

“信仰,是指對聖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對鬼、妖、魔或天然氣象的恐懼,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信仰主要针对“观念”,而崇拜主要针对模某个“个体”,例如上帝、耶稣、太阳、狮子等。信仰与“认知(相信)”不同,一般说认知(相信)一种理论,而不是说信仰一种理论。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是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信仰體現著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的可靠落實。信仰與所信仰的物件是否客觀存在沒有必然聯繫。宗教並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不可作為信仰物件。”

但是马上我就发现维基网站自己都在说这个词条没有列出参考和来源,所以不能查证,而所谓能够查证,就是来自具有公信力的出处,类似‘直线是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个公理一样的公信力。 我欣赏他们这样的坦诚,就像我花了这些时间,硬生生几乎看完这本书, 然后罗里吧嗦写这么一堆下来,无非就是一个目的:不推荐您看这本书,但是万一如果您有兴趣看的话,希望您记得我们所信的所仰的都应该来自自己独立的认知和判断,别人说的,即使是印成了书,也不过是他自家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确,也未必值得追随。

书的前半部分,第一章“有信仰的生活”,和第二章“中国人的信仰”,使用的是脑白金广告的语言技巧,没有逻辑也不提供分析说明,只用斩钉截铁的话语说出口号式的句子。很多陈述句,使用不同的同义或类似的修饰词,中心词仁爱啊和谐啊被无数次的重复,达到强调的效果。因为没有逻辑,看起来很难受,同时因为语言单调重复,中国文字的美感完全缺失。比如人是时间的主人,比如说国家是人,国家是善等等。(我还是喜欢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定义,那正常多了。)

接下来的一章是“中华文明重光”,很多内容看不懂,也许是专业学术的东西,不是老百姓去看的(虽然在题目上圈了所有的中国人在内,但是写的东西又把俺们普通老百姓排除在外了),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些作者如果想要宣扬什么,达到读者的心灵,至少得让人看懂吧。

后面的访谈录,因为是特定的某些人群,不是我们常识理解的普通人,比如占中国人很大比例的平头百姓,头衔里没有学者,没有家,不靠研究这个研究那个谋生(或者安身立命)的人,只一份工作,或者只一亩三分地挣钱糊口养家的人。这些被访谈者所说的,或出于自己的真心感受,或出于冠冕程式理论,比作者们前面写的东西从内容上来说,有意思些,也饱满些,对白的记录没有那么空洞,也没有那么多口号式的语言。访问者有时很有技巧的应和,在应和中套入自己想说的话,向他们自己提倡的说法靠拢,不小心就以为了是被访问者和他们自己宣扬的主题的共鸣。被访谈者当然不好意思直接否定。

只不过即使那些没有读过书,不知道儒家,佛教,道教的人们,也会有自己很朴素的自发的生而为人,祖祖辈辈的传承下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我还是不要用信仰这个词,太大),这些东西会规范,左右,甚至引领他们一生的作为,诚实,童叟无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或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等。他们未必一字不差的这样表达, 他们也未必能够有机会表达(你看,写这种书的作者不会去采访我们)。所以我不认为这本书里写的是中国人的事情,而是三个作者自己以为自己在写中国人的事情。

最后一章“信仰启示录”,实在毅力不能够,没有细看,就不作评论了。

我一边看书的时候一边试图理解作者们这样说这样写的出发点,目的在哪里。因为相信人心不轻易那么险恶,才会认为他们是真心的相信自己所说的能让世界更加美好,才有此书,而不单纯为了名利。另一方面,深深发现出版书的自由原来很足够。

那么对于书中所说的仁爱等,在下的看法如下:

对于个人来说,独善其身的时候讲究仁爱真诚没有任何问题(我会把正直排在第一位),但是对于一个机构,组织,甚至社会来说,作为基底的应该是公平,公正,合乎大多数人利益的秩序,能够获得美好生活的公平机会和可能性,以及明确的秩序之内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的权力和自由, 以及以上所有的受到保障的.可操作性。而这些,不能指望作为已经握有/被赋予权力的个体的自发的信仰仁爱,施善于其他民众,而是一个能够保证他不滥用权力侵害他人的权利的完善的制度。

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不是因为这本书说的都不对,而是因为,自欺欺人式的唯心可能会混淆甚至误导人们的注意力的方向,使人的注意力从这个社会真正的症结和弊端离开,那么文字也可能是祸害。(就象对另一个新闻的炒作会让大众的注意力从一个新闻上离开,哪怕后者多么值得长久的关注。)可幸,应该会有很多人象我一样,读不完这本书。

另外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真的应该要多读点书,否则看到这样的书,不能够引经据典的反驳里面的一些深深不以为然的说法,不是一般的懊恼啊。

《中国人》读后感 篇3

辜鸿铭的思想主要是捍卫君主制与纳妾制,其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详细阐述了其主要观点。然而对于书中毒害女性,维护封建社会摧残妇女身体的“三寸金莲”思想,否定女性自身的独立能力与价值,将女性置于一个“无我”地位的论述,其内在逻辑推理过程明显存在不足之处。下面就我个人看法提出以下观点。

一丈夫纳妾等于爱妻子?

辜鸿铭说:丈夫允许纳妾所含有的对妻子的保护,是丈夫对妻子的爱。辜氏的纳妾观令我十分费解。丈夫纳妾怎么就成了一种保护,一种对妻子的爱了呢?让我们来整理一下这里面的逻辑关系。

1辜氏认为,要检验一个男人是否深爱着他的妻子,并不是一生只专情于一个人,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保护她,保护她的情感不受到伤害与践踏。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男人同时喜欢几个甚至更多女人,那每个女人能够分到的爱便大大打了折扣,那又怎么能说这个男人是深爱这个女人的呢?既然这个男人对每个女人都不够深爱,那面对周遭的女人们,这个男人又怎么去给予她们足够并且“合理”的保护呢?

2正是中国妇女的无私,才使丈夫在纳妾时避免妻子不受到伤害?

我想,这一点不用我多说了,历朝历代宫廷中的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便足以推翻辜氏的论调。后宫佳丽三千。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便是对宫里女人们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每天充满希望地翘首等待,在等待中渐渐磨去了棱角和耐心。接踵而来的是失望、痛恨、绝望,是容颜难再,青丝变白发。而那个高高在上,睥睨天下的君王此时又在哪里?面对万千粉黛的新人们,男人早已将那些旧人们遗忘在了冷风里,一刻不曾提起。于是女人们谨记只有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用尽一切手段,才能保住君王对自己的怜爱。后宫争斗的结果向来都是残忍的。不论谁赢,到最后都只是一场空虚的胜利。即使坐在了皇后,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的宝座上又如何?她们失去的是昔日的友谊,是曾经关于爱情的幻想。

试问有哪一个女人可以无私到与别人分享丈夫的爱,却没有一丝丝的妒意?嫉妒是人的本性,面对丈夫怀里别的女人,妻子们也只能强颜欢笑,忍气吞声。表满上的无私,只是为了保住现有的位置,讨丈夫的欢心,内心却早已翻江倒海,痛苦挣扎。原来所谓的丈夫对妻子的保护,只是保护了妻子们表面上的安然淡定,妻妾和睦啊。

二中国绅士比欧洲骑士对待女性更道德?

在辜氏看来,拥有妻妾的中国达官贵人,比骑着摩托车在大街上勾搭一个无依无靠的妇女,与其调情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重又把她抛回到大街上的欧洲人相比,更少自私、更少不道德。辜氏这样说的原因是,中国绅士为他们的妻妾提供了一个栖息之所,一个避风港,显然欧洲人的行为更加不负责任。

但是不知道辜氏有没有仔细考虑过造成二者行为之间的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如他所说是中国人更加忠诚与无私吗?我看不是。我认为是欧洲人更加了解拥有妻子之外的女人是件不光彩,不符合伦理道德的事。所以他们希望在满足了自己的私欲之后尽早将麻烦脱手,以免日后再生事端,有损自己名誉。而中国人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将自己的妾带回家,给妻子造成难堪与痛楚。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妻子的痛苦之上,全然不顾妻子的感受。这种堂而皇之地给新妾带来满足与安逸,给妻子带来伤心与挣扎的行为,就是所谓的更加负责任吗?

退一步讲,即使按照辜氏的论调,欧洲骑士的这种行为更加有违社会伦理道德,那是不是中国人就不存在这种行为了呢?“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这首诗是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娼妓制度的强烈控诉。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男人们除了允许纳妾之外,还可以在花花世界里鬼混,并且将这种行为合理化,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有序的'管理体系与机构,也就是古代社会的青楼。同样是事后拍拍屁股走人,不用给予承诺,这和欧洲人的行为又有何二异?

三中国的理想女性是民族之花,文明表征。

辜氏在书中提到“中国的女性观念是手拿扫帚打扫房间”,“真正的女性观念一直是主妇、管理家务的妇女”。我们不能过分苛求先哲,毕竟在传统社会里,女性更多的是被赋予“三从四德”、牺牲自我的社会价值。但是相比较其他的老学究,辜氏在这方面其实是有所进步的。他将中国女性的这种“无我”境界,对丈夫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料看做是这个民族的文明之花与文明表征。这和传统社会里“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红颜祸水”的论调无疑要开明得多,高远得多。

辜氏的理想女性观,是他企图向世人阐明的“中国人的精神”的一部分,也是他揭示的中国文明价值的一部分。我们要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现代的女性观重新审视整理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这一热点话题。虽然时下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夫妻间的家庭暴力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一时还无法彻底根除。但我相信只要女性同胞们懂得化过去的“无我”为现在的“有我”,有自己的工作、事业、收入,经济上独立、人格上独立,热爱生活与家庭,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是可以从几千年的旧思想中破茧而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新型女性。

《中国人》读后感 篇4

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是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书。这位“清末怪杰”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也就是五四时期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也许如今的中国人不再像是辜鸿铭所写的那样,可是设想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可以感受到一个固执痴狂的学者以洞透世情的老辣与火热纯净的童心坚守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情怀。这个倔强执拗又特立独行的人,用他的尖锐老练的文章展现出他对西方文化利弊的独特分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扬和推崇,对同胞们去亲就疏,去传统而就舶来的行为之痛心与责备,通过这本书,通过其特有的“理性激情”满满地宣泄出来。

在这本书里,辜鸿铭把中国人所有的行为都归结为精神的附属品。在他的另类推论里,认为人类自身的自私与怯懦产生了商业主义,从而造成了英国的群氓崇拜的泛滥,导致了德国的强权崇拜教和军国主义,并最终促成战争的爆发。而控制军国主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道德力量。而中国文明中的这种使军国主义失去必要性的道德力量,便是“良民宗教”。

那么,中国人的精神究竟是什么?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绅士性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并没有粗野;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它的丑陋并不可怕;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并没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昧的,但愚昧之中却并没有荒唐;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却并没有邪恶。”作者由此推论出中国人的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生活在强烈的同情心之中,这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也是一种感觉的生活,这是由于中国人把身体作为一个有机体而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由于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或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辜鸿铭在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在他眼里是一种心灵的语言,它是用心灵思考和使用的,而不是像受过理性教育的欧洲人那样用大脑和智力来使用。他还认为真正的中国人过着成年人的生活而具有孩子的心灵,也就是说,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对于抽象的、刻板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没有兴趣的。

而且在书中,多是中西比较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辜鸿铭在把中国文明和欧洲现代文明进行比较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欧洲的'宗教,使他们的心灵而不是头脑得到了满足,哲学使他们的头脑而不是心灵得到了满足。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作者也认为,作为群体的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严肃的欧洲式的宗教,中国道教和佛教的庙宇、寺院和道观更多的是边缘化了的消遣娱乐的场合。然而,与其说没有宗教,还不如说中国人不需要宗教。辜鸿铭认为儒学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给人以正确的国家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上升为一种宗教。儒家的哲学和伦理体系,是可以代替宗教对人类社会和文明产生影响和教化作用的,是这种人类社会与文明的综合体儒学取代了宗教。

这本书虽然有着一些比较偏激和迂腐的主观思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全书去感受辜鸿铭在时代之下的不安与期盼,去了解中国人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拓展一些关于中华民族与中国国家在哲学及政治层面的理解。“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但愿“中国人的精神”的思考与探索之路能够一直走下去。

《中国人》读后感 篇5

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

他说,或许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文如下:我在从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这确实让人担忧。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

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

四是好书越来越少。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这里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读书风气最浓的国家,常年读书的人数达500万以上,占人口的1/4还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有小物件,也有尖端产品。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

《中国人》读后感 篇6

今年是伴着六年级的孩子一起学语文的。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八单元可以称之为“鲁迅单元”。语文园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让我特别愿意陪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背。

这段话便是出自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书中选的段落本就铿锵有力,再看看文章的题目,对中国人到底失掉还是没失掉自信力更感兴趣了。于是百度了这篇文章,想看看鲁迅先生的笔到底有多犀利。

这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

文章如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新东西,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那时的中国,国运积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鲁迅先生的笔犀利如刀,对敌人可谓横眉冷对千夫指。而文中的“脊梁和筋骨”则是对革命同志最高的礼赞: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这才是中华魂。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前仆后继的战斗”。在那样严重白色恐怖中写得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托着这位伟大革命作家的钦敬深情,是何等难能可贵!

除了情感之外,这篇文章彰显了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让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和谐地统一在一篇文章里,有敬又有怒。同时,鲁迅笔下的仿拟,决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仿照现成的词语格式变动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种创新用法。或顺其意而仿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变动的字眼表明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驳论文章里往往能产生一种辛辣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这都是我通过这篇文章新学到的内容。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伟大的,以笔为刃,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当时他笔触的锋利与内心的坚定。“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希望我们自省、自信、自强、自力更生,让曾经多难的中国真正的强于世界。

如果我大言不惭地把鲁迅先生文中的自信力“跨”用到孩子身上,试问:我们的小学生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个问题又该怎么回答呢?

和家长沟通过程中,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家里活蹦乱跳的,为什么上课不敢发言,有时候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说?我们平常对孩子也有鼓励和夸赞,但孩子并没有表现出自信阳光的样子。举个例子:学校进行艺术节比赛,孩子明明擅长绘画,就是不愿意报名参加,担心自己发挥不好被别人笑话。为什么孩子不够自信呢?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自信心强的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更愿意和别人交流,获得更多的友谊。但是,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面对困难、挫折时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且沉默、孤僻,不愿意和周围人说话、交流,严重时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认知,孩子积累的成功体验,会越来越让他相信自己。相反,如果经常不敢尝试,面对问题或挑战采取逃避的态度,那么孩子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不敢实践或者轻易被失败打倒,到后面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那么如何获得自信心呢?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成功的体验,一个是成功体验的积累。但是成功的前提肯定是要先去实践,放手让孩子去历练,就一定会有机会成功。帮助孩子建立成功的体验,多次成功体验的积累。要给孩子提供可能成功的挑战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满足和自我肯定,多次成功经验的累加后,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

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为中国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中国人》读后感 篇7

我阅读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启发很深。从某个程度上说,中国人是很丑陋的。这不是我看过了这本书之后就附庸着叫嚣,环顾四周,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丑陋,无处不在!

中国人之所以丑陋,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虚伪,太爱面子,以至于几千年来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自身的病症,哪怕有向癌症发展的趋势,却依然蒙着眼睛自诩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尽一切可能与手段来掩饰自身的缺陷——你说中国有缺点,是因为你生活的环境不如中国,你嫉妒罢了;或者是你担心中国崛起了会吞了你们那可怜的小国,所以想在此之前尽一切办法来打击我们龙的传人的信心而已。

脏、乱、吵。他说我们的厨房脏乱、家庭脏乱。很多地方,中国人一去,别人就搬走了。因为到处是冰淇淋盒子、拖鞋;小小孩子到处跑,到处乱画,空气里有潮湿的霉味。中国人声音大。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嗓门特高,觉得声音大就是理大,只要声音大,嗓门高,理都跑到我这时里来了。柏杨说:因为吵、脏、乱自然会影响内心,窗明几净和又脏又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中国人的窝里斗,天下闻名。柏杨说:每一个单独的日本人,看起来都象一条猪,可是三个日本加起来就是一条龙,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使日本所向无敌!中国人打仗打不过日本人,做生意也做不过日本人,就是在台北,三个日本人做生意,好,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中国人做生意,就显现出中国人的丑陋程度,你卖五十,我卖四十,你卖三十,我卖二十。所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中国人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上可以把太阳一口气吹灭,下可以治国平天下。中国人在单独一个位置上,譬如研究室里,在考场上,在不需要人际关系的情况下,他可以有了不起的发展。但是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三条龙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猪、一条虫,甚至连虫都不如。所以就有了在中国做事容易,做人难的说法。

由窝里斗的哲学使我们中国人产生了一个很特殊的行为——死不认错。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所谓“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不认错是因为中国人丧失了认错的能力。为了掩饰一个错,中国人就不用很大力气,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所以说,中国人喜欢讲空话,喜欢讲假话,喜欢讲谎话,更喜欢讲毒话——恶毒的话。

没有包容性的性格,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自卑的时候觉得自己是狗屎;和权势走得越近,脸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时候觉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顾,变成了一种人格分裂的奇异动物。还有,柏杨认为中国人是天下最容易膨胀的民族,为什么容易膨胀?因为中国人“器小易盈”,见识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点气候,就认为天地虽大,已装他不下。

柏杨不仅指出了这些不好的特征,还指出了改变我们中国人丑陋形象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开始每个人想办法把自己培养成鉴赏家。我们虽然不会演戏,却要会看戏,不会看戏的看热闹,会看戏的看门道。鉴赏家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民主是要自己争取的,不能靠别人赏赐。自由、权利是我们的,你付给我,我有,你不付给我,我也有。没有鉴赏能力就好象是瞎了眼的主人。如果我们每一个都成为一个好的鉴赏家,我们就能鉴赏自己,鉴赏朋友,鉴赏国家领导人物。这是中国人目前应该走的一条路,也是唯一的一条路。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豪感,就容易萎靡不振,失去锐意进取的信心;一个民族要是不会反省,没有制衡机制,那又容易滋生毒瘤,甚至走向衰亡。说到制衡,美国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似乎永远有闻过则喜的勇气,美国人也写了一本《丑陋的美国人》被美国国务院拿来做为他们行动的参考。一个有制衡机制的国家前进的行程是接近直线的,而缺乏这种机制的国家就会曲线前进甚至倒退。中国人太要面子,面子可以胜过一切,而理想、事业则在其次。面子到底值几分钱呢?和事业比,和理想比,它一文不值。柏杨老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于20年前,里面揭露的很多现象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改变,因为很多都已经深入文化骨髓,成为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好在,细细想来,还是有不少现象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我们不应该麻痹大意,而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省自己、检查自己。

我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一个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须做到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胀、自我满足的意识形态下。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是的,在对外宣传上是的,可是环顾四周,真正像一个“礼仪之邦”吗?!

《中国人》读后感 篇8

《中国人》这本书明显地透出作者想让自已的民族能够尽快自我理解以至被人理解的焦虑之心。这是一个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结果,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剖析残酷的现实,为的是替他的国家寻找更多辨护的理由。

“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这是林语堂写《中国人》的最终目的。林语堂把鲁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烦”,这与其说是他比鲁迅更宽容,还不如说这个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的人,在思考中国时有一个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惊讶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存在,且被这种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并寻找这个存在的合理性。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曾屡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时候是已经被侵犯了的,如元朝与清朝的出现。然而不论怎样的改变,她依旧还是那个存在,那种个性,那些传统,那种文化,只是变得越来越大,大到超过了人们心灵所能认知的程度。这种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语堂惊叹,正是这种惊叹使他无法成为鲁迅。他既要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达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他认为他们能做到这点,因为这种感知力与那种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在林语堂看来,当世界文明以一种快得让人来不及接受的速度向前发展时,他的国家却陶醉在文明与原始之间,所以,他困惑地说:“我有时发现一种懒于革新的惰性,有时发现一种颇觉高傲的保守;保守?高傲?到底为什么?”他认为,中国人在对宇宙规律的把握、对人类本质的认识上都超过了所有其他民族,所以,我们有四大发明、有儒道哲学。我们的发明使我们有了生活能力,我们的哲学使我们的生活找到了稳定和安全感,我们以聪明和洞察力率先跨进了人类文明的门槛,甚至“曾经是征服者”。带着这种优越感,我们从心底里蔑视所有其他生活方式和思想,乃至后来对任何拯救自己于苦难中的思想和行为都抱着冷漠不屑的态度。所以,当世界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时候,这个曾经先进的民族仍是一只脚在文明的门槛之内,而另一只脚却高傲地留在原始状态。这种现状被西方人视为落后,这种心态被他们认作神秘,“落后而神秘”就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全部印象,连作者自己也感叹到“多么奇怪而又古老的灵魂!多么伟大而又古老的灵魂”。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原始情结,但却又“对幸福总比对进步更感兴趣”,这种矛盾如果存在于另外一个智慧不太发达的民族,则会酿成大祸,但中国人却发明了“祸福相依”哲学,通过改变自我内心认同的“契约”来模糊苦难与幸福的界限,结果,每个中国人都学会了陋巷之中尽堪行乐、黄连树下也好弹琴这种认地狱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语堂把中国人这种不以实践而以大脑、不以科学而以经学来造福人生的方法称之为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并认为它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于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国人惰于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

他不无忧虑地说“中国之患在于有过多的智慧”。这种智慧使这个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东西。

在《中国人》中,林语堂还用了许多笔墨剖析中国人是怎样面对政治生活的,怎么样生活在经术与权术之间的。中国人把西方称为“方法”的东西叫做“术”,于是哲学成了经术,政治成了权术。这两者本应是相向的“道”,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然而人们却常常是用权术来解构经术,其结果是:娱己被当作是束己,放纵被理解为禁欲,贪婪被认为廉洁,从而导致一个缺乏制度的.庞大政府和没有纪律的亿万国民的出现。中国的经术不论是儒家的“入”还是道家的“出”都是不容易的,前者更是近于残酷。但中国人所做的不是消灭或修改经术来消解这种残酷性,而是力图使自己既不遭罪吃苦又被认作是遭罪吃苦的道德典范。这种国民心态使得“变通”一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显得异常重要,而它的行为首当其冲是为官者,于是,权力成了以“变通”为能的权术。“克己利他”的经术经过权术一消解,为官者改公开抢夺为暗中盗窃,贪官出现了;经术中的“礼治”被权术理解成“人治”,官民关系变成了私人关系。而官德毁则民德降,当这些体现了最高伦理的经术再回到百姓中时,就变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此,林语堂解释中国人喜欢儒家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接受法制,总是喜欢‘仁’政。因为它更符合个人利益,更灵活,更人道”。他非常推崇韩非子,希望有一天他的人民能对一个贪官说,“好的,我们将控告你,把你送进监狱”,而不是仿贪官之道为自己生存之道。总之,林语堂和鲁迅一样地在思考着自己的祖国,但他反映的是人生的爱与悲,而不是揭示人性的善与恶;他会心地去理解国人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无情地去批判黑暗;他既能否定又能欣赏。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确实已陷入麻烦的中国,但也看了这个民族有解决这些麻烦的能力。问题是,她的国人意识到这些麻烦没有,这才是林语堂所担忧的。

《中国人》读后感 篇9

实话讲,很久以来我就对林语堂的书充满好奇,渴望拜读之心已久,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著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初次拿到中国人的时候着实令我有点头大。三百余页的厚度的确不少,况且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通篇找不到几幅图片,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失望。当然不是因为觉得读起来有多么费劲,而是觉得不能把它当做一本闲书来慢慢品读,却是当做任务来完成有些可惜。毕竟有作业在身,读起来不乏走马观花的感觉。果真,到目前动笔,惭愧的讲,我并没有完全读完它。但是即便如此,其中作者各种对我们这个民族细腻的刻画还是令我颇有感触。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更是畅快淋漓。

翻开这本书,匆匆看过几眼,不觉有些奇怪,难道那些“懦弱”、“腐化”、“虚伪”的词汇是来描写中国人的?!那个我们每天称颂的民族吗?那个我们印象中一直冠以坚强、伟大的民族吗?好像不是吧,我这样安慰着自己。毕竟这是一本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书本。我们的历史书中那个时候的中国就该如此,贫病交加,积弱不堪。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错了,林语堂先生毕竟是一代大师,看似写的是中国的昨天,实际上他写的就是今天的中国!那些不是只存在于所谓“旧社会”中国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劣根性,是形成于长久的封建思想,并扎根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说到对封建思想的毒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同一个时代的鲁迅。他同样以畅快淋漓的文字扁他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性,但是,她却没有看到这种思想对人性的扼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鲁迅先生所说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人身上几乎没有体现,可是,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集体意识、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却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加重。这不得不令我们这些中日高喊民族复兴口号的政客与文人感到羞愧。

举个子来说。在“背景”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了中国人在长期的老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超脱老猾”的性格。中国人是生来的现实主义者,那种圆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渐渐失去斗志。而奇怪的是,这种软弱无为的性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经历世事、超凡脱俗的表现,是人生态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麻木不仁与实利主义的态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这是只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会有的态度。”正是这种做事不拘小节的态度,使得中国的改革分外难以实行。回顾历史确实如此。辛亥革命如火如荼,推翻了皇帝却没能打破人民心中的封建思想,三民主义的构想也是一纸空文,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推翻了国民党,克社会主义的道路却似乎异常的漫长,以至于“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今成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社会现状。莫非真的要用政策和执法力量消灭所有穷人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么?其实,并不是我们领导的阶级不好,也不是领导的革命纲领有什么致命的问题,问题出在执行这些政策的下级

官僚们。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革命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个年号而已。而在革命的决策者中间也不乏这种思想。辛亥革命在牺牲了无数革命党人的生命之后终于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眼看革命胜利在即,面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孙中山却选定了袁世凯来做推翻它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袁世凯的各种无理要求,孙中山更是尽数满足,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才使得民国的民主政治名存实亡。正是这种“丢卒保车”的思想葬送了革命的前程。话题拉到今天的中国,半个世纪过去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封建制度的灭亡并没有让封建思想彻底的消亡,表面上的隐退却带不走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质。这一点林语堂先生给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中国人》读后感 篇10

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一个人的特质与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在他的经历中得到答案,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一定要知道他的过去。同样,作为中国人的特质,也应当从中国5000年发展的文化中去求解。

一、没有安全感导致中国人有神经质的恐惧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三个黄金时代以外,动乱非常可怕,一个王朝取代另外一个王朝过渡期间的大混乱,总有三五十年,由政权的夺取到政权的安定,又要二十年左右。然后政权在腐败,反抗力量再起,大混战重新到来,陷入治乱相叠的恶性循环。中国人可以说是长期地生长在贪污、混乱、战争、杀戮、贫穷里面,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因此中国人始终没有安全感。

一直以来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也不晓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让中国人产生神经质的恐惧,这个也怕、那个也怕,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烈,“明哲保身”的思想一直在文化的传承中被延续。

二、自私导致中国人永远不团结

不必说国家民族,就个人来说,一个人如果贫穷太久,苦难受得太多,他对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反应。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与患难太多,因为他们相信的太多了,受到的欺骗也太多,每一次都在失望中落空。当一个王朝彻底推翻另一个王朝,让人们在满怀期待中再次得到的还是贫穷。

中国人太聪明,太聪明的`极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为,不自私的想法都会被讥笑成傻子。

团结的意义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抛弃一部分。比如现在有两个圆形的物体,必须用刀削成两个较小的方形才能紧密地粘在一起。中国人有句古话:“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中国人希望自己不被削,削别人的,这样怎么能团结。

三、虚伪导致中国人缺乏诚信

中国人是诸葛亮式的虚伪,心里想的与所做的事情完全相反,虚伪的行为导致中国人的诚信出了问题,也让中国人习惯用错误掩饰错误,证明第一个错不是错!

中国历史中不断的朝代变化,中国的等级制度,让中国人不敢说真话,明哲保身,这是历史的劣根性。虚伪的个性让中国人缺乏诚信意识,只求自保不顾及他人感受,也成为现在社会进步发展的桎梏。

四、心胸狭窄导致中国人的自卑与自傲

中国人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独独的没有自尊,以至于中国人很难有平等的观念。你如果不是我的主人,我就是你的主人。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为主人了。

中国人容易自卑,五千年来对人性尊严摧残的封建力量不是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增加。春秋战国的时候,君臣之间是平起平坐的,帝王和大臣坐在同一个榻榻米上,直到纪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的叔孙通制订了朝仪,就是在刘彻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儒家学派当权的时候,是皇帝成为了恐怖的权威。君和臣、官和民的距离越来越远。到了十四世纪的明王朝建立了“君父”观念与之后建立的“廷杖”的制度思想的结合,是中国人的自尊几乎泯灭。

中国人容易自我膨胀,因为中国人“器小易盈”,见识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点气候,就认为天地虽大,已装他不下。

五、缺乏独立思考导致中国人缺乏自省力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最灿烂的,百家争鸣。但是,从那个时代以后,中国文化就被儒家控制。自从孔丘先生之后,四千年间,没有出过一个思想家!所有认识字的人,都在那里批注孔丘的学说,或批注孔丘门徒的学说,自己没有独立的意见。同时,五千年来,在皇权的统治下,中国人唯一的标准就是皇权的标准,以官的标注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积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

文化让我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训练,也恐惧独立思考。所以中国人什么都和稀泥,没有是非、没有标准,也缺乏道德的勇气。

从孔子发展出来的儒家和儒家学派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一直到现在。但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保守的,严格一点说是反对进步的。儒家学派有一种说法:“利不十,不变法”。就是说没有百分之百的利益,绝对不可以改革。长久的崇古、不求上进,保守,使中国人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因而也没有了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能力。

柏杨说:“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控地传染了中国文化中的病毒。历史的本身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权判断对错,这些特征虽然都单薄并且刺眼地摆在这里,但是这些特性都可以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求解,同时也可以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求证。

《中国人》读后感 篇11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回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

写在《中国人》封页告诉我们,即便书中将会揭露多少关于中国的缺点,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林语堂先生却依然那么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学习语文的岁月中,林语堂这个名字便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语文老师总是会多多少少提及他的名字。选择阅读《中国人》是因为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着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书中不乏对中国社会各种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与社会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就像今天我们上海举办百年盛会——世博会,虽然我们很多的方面可能达不到世界一流标准,但我们敢于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更直接和客观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接纳中国。

在写《妇女生活》的章节中,林语堂先生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读起来感触良多。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对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我当然是嗤之以鼻的。很多男士,以尊重女性为名,实则借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联想今天的中国,也许大家都在谈论和维护的东西,往往就是一种极度的不平等、不公正,这才需要大家去关注和维护。要是与西方女性相比,也许在事业上,中国的女性要略逊一筹,但因为社会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女性更有机会成为妻子和母亲。我认为独立的女强人与贤妻良母并不处于对立的状态,相反,这恰恰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所以,女人在进取的同时,不需要苛刻的要求自己来符合他人的眼光,要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特性,要有敢于冲破一些世俗观点的勇气和胆量。要平等,首先还是态度问题。林语堂先生也分析,即便是在传统的封建家庭中,还是有许多妇女掌权的,哪怕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教条束缚下,还是有许多的才女活跃在历史中。而作为90后的现代女性,我认为更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更平衡的心态突破世俗的不平,忘却幽怨与消沉,用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背景”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了中国人在长期的老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超脱老猾”的性格。中国人是生来的现实主义者,那种圆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渐渐失去斗志。而奇怪的是,这种软弱无为的性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经历世事、超凡脱俗的表现,是人生态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麻木不仁与实利主义的态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这是只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会有的态度。”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便就已经很是满足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做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中国人》读后感 篇12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在世界的东方存在这么久,时间的调和给中国贴上了独一无二的标签。有人说中国文明在类似元朝这种外民族入侵后建立统治的时间节点已然停止,但是我仍觉得中国文化的脉没断,因为外族的文明进入这个温暖的饭煲之后,虽说高高在上,但换一种说法却是浮于表面。也就是说外族的文明不但没能彻底颠覆整个中原文明的根基,反而一步步融入其中,为中国大文明的形成添加了一味独特的带有狐臊味的作料。

之所以先辩一辩中国文明的存在至今,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一前提,中西文化之辨在追根溯源的时候则无从谈起。现在的我在看中西的时候,脚下这片土地是一个独立的,强大的,敢于也可以在世界舞台上跟老美、罗刹国赤毛、倭寇平起平坐的国家。而在一百年前,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轮番轰炸之后,各色国耻条约重压之下的风雨晚清,辜鸿铭这个“老怪物”却也可以做到当代人都不一定能坚持的独立思考,凭着自己学贯中西的墨水,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奇葩履历,挺直一杆中国人的腰杆傲视群雄。这也不难理解李大钊所云:愚以为中国两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

《中国人的精神》薄薄一本,但是却厚重之至,因为这是一代狂人的生命呐喊。这本书创作的时间是欧陆一战时期,虽然西方在经济上迅猛发展,然而战争总是人类精神世界嘈乱的表现,也是在这一西方世界精神缺氧的契机,辜鸿铭却到处演说,告诉西方人,中国文明核心所在,价值所在,最后希望危机飘摇的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加入中国的元素。

整本书分为以下几个篇章: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中国领域的约翰·史密斯,一个伟大的汉学家以及中国学。其中尤以第一部分——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作者认为“中国人的精神,如果用一个单词来形容,那就是”gentle“,也即温顺。中国人的温顺不是一种柔弱,而是不猛烈、不苛刻、不粗野、不疯狂。在真正的中国式人性中,可以说,有着从容、冷静、练达的特点。”“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的,但愚蠢中没有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真正的中国人即使在身体、心灵和性格上有缺点,也不会让你厌恶。”而这些,我觉得原因就来自于中国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然而真正的关键并非是这句话,而是这句话所代表的儒学在中国的影响力,或者说统治力。儒学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根基,儒家说中庸,所以中国人只要不是特别难以忍受,在别人问及自己诸如:去哪儿吃,点什么菜,喝什么之类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微微一笑,然后配上经典的回答:随便。以至于“随便”成为了中国人菜谱上最中国的菜。儒家说君君臣臣,所以在中国人的字典里,“造反”二字是想想都犯法的雷池。儒家说三从四德,而婚姻在中国的受重视程度并不是因为爱情万岁,而是因为婚姻是一个紧箍咒,上面刻满了你应该和你不能云云的儒学思想。其实,作者对以上做了一个总结,那就是儒家所宣扬的,概括说就是一种“良民的信仰”,你生而纯洁,生而善良,你要听话,不管是你老爸还是你的boss。聪明的中国统治者深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从纣王开始的反面教材也告诉后来的统治者暴力是没用的,西方则不然,教士和军队是统治者的必备佳品,这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然而塞翁失马,这却给西方世界留下了自由思考的好果实,赋予西方人勇敢的心,他们可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保持信念,去冒险,去创新,说到底,他们有一种野性的基因在搏动有力的心脏。而在中国,儒学的出现则让皇帝们眼前一亮。从汉朝就开始封为“国教”的儒家学说在后来浩浩荡荡千年的中国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精神王国的地基。中国的皇帝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手持儒学的套马杆,将治下的中国人驯化,他们拥有人类的智慧但却不是一种思想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推理得来的,也不像狡兔三窟这种本能的发挥,而是来自同情心,一种爱和依恋的感觉,也正是因为拥有同情心和真正的人类智慧,才是中国式的人性,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无法言表的温顺。他们习惯了逆来顺受,他们习惯了坚韧和淳朴,他们会一直秉持着那份“良民的信仰”。

《中国人》读后感 篇13

20xx 年“决战现代化”主题读书活动,第一批阅读市干教推荐了50 本书。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本人认真研读了几本与自身相关的书籍。其中《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书让我印象深刻、获益匪浅。下面我就主要谈谈在此次主题读书活动中,对于研读了这本书后的心得体会。

青年作家任浩之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书,正是取传统文化之精华,重申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等观念,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精神家园,也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了支撑我们精神的养料。读完此书,我的心灵仿佛得到了一次洗礼,也不由得将我引向了思考,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建设精神家园有什么样的意义?怎样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什么

精神家园是指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精神家园既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也是某个具体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柱。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它所反映的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模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合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斯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如果是普通干部,那们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的宗旨意识,就是正确的精神归宿;如果是领导,那么,清正廉明的操守,为民的服务思想,就是正确的精神支撑。作为乡镇机关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认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要洁身自好,一身正气,带领群众将南丰建设成“实力强劲、品位高雅、民风淳朴”的江南现代化新城镇,提高南丰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二、建设精神家园的意义

当今社会,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有条件来重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人的心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越来越大,一些人道德失落,信仰迷茫,迷失了人生方向,形成了心灵的空虚,这就是当代人的心灵冲突。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化解人的心灵冲突,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安顿人们的心灵,建设精神家园。

其次,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也迅速增多,特别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如果不重视弘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那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使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造成一些人淡化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接受的西方文化也越来越多。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俘获,丧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殖民地”.

再次,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需要。现代化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而建设和谐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等,这都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重视人的精神归宿和核心价值。

三、如何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是加强教育。要建设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还须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文化教育。比如,要善于联系人们的精神需要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实际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大众教育经验,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尽量降低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的成本。又如,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应适当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从家庭礼仪到社会礼仪。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才能使人们真正懂得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形成健康的现代意识和社会风尚,为我们中国人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是弘扬中国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其次,我们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一方面,要对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心,不要迷失自我,不要盲目崇外;另一方面,要有开放包容的精神,主动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要从小事小节做起,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低级、庸俗、腐朽的生活方式。事实说明,不论外界的诱惑多大,只要自身关口把得严,努力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欲、慎名,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各种细菌侵蚀和腐化就会被拒之门外。共产党员更要虚心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全面监督,时刻用共产党人的标准和宗旨检查对照自己,把全部的才能、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做到思想不浮躁、步子不乱套,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中国人》读后感 篇14

爱不一定是赞美,也可表现为批评,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丑陋的中国人》是一本深刻思考和讨论中国人劣根性的书籍,但它的背后仍旧是对国民深切的爱。

中国人的心中缺少国的概念,而过分看重家的观念,尽管爱国主义教育已经轰轰烈烈搞了这么多年,但更多的人还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选择了明哲保身。西方人司礼义神父赞美中国底层民众身上的勤劳和殷勤,我却在这两种特点背后看到了一种根植于人性中的自私。文化当中的“滤过性病毒”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无形之中影响着一代代国人。芸芸众生,那种麻木与灵性的缺失仿佛是一种传染病,所到之处阴云密布,雾霾重重。

就以今年春节之时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例,灾难席卷荆楚大地,全国各省市医护人员立刻在命令下对口支援湖北,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更是在84岁的年龄依旧为国奉献毕生所学,成为医护人员心中的一座标杆。但是,在前线医护人员不畏困难、谱写着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时,有些民众又在做什么呢?我们看到了有一部分非常有爱心的民众捐款捐物,但是也看到了一些道德渣滓,他们在网上辱骂医护人员无能或者是怨恨武汉人给国家带来了灾难。更令人痛心的是,就在疫情刚刚平稳下来没多久就有患者持刀杀害曾经前往湖北支援前线的医生。

正如柏杨先生在书中所批判的,中国人永远如一片散沙,再优秀的个体也抵挡不住西方人的团结。中国人“窝里斗”的能力比什么人都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疫情火烧眉毛的时候,医护人员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一部分普通民众却可以拿别人的生死开着玩笑,把性命攸关的事情当成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

柏杨指出:“中国人非常情绪化,主观理念很强,对事情的认识总是以我们所看见的表象作为判断标准。”不得不说书中对广大中国人的概括在今天仍旧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这些人过去可能是闲话家长里短、碎嘴胡言的市井小民,而现在可能就是在网上大肆狂吠、以为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键盘侠。

书中尽管有一些偏激之处,比如说赞成汉语文字的拼音化,但是瑕不掩瑜,仍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本书。

《中国人》读后感 篇15

母亲,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亲切。人们习惯地把祖国比作伟大的母亲,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们祖祖辈辈在祖国的怀抱里生息繁衍,吮吸着伟大母亲的乳汁长大。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爱什么 ”我会骄傲地回答:“我最爱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孙高尚的美德。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压迫,不惧虎豹豺狼。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英雄,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我们的祖先无愧于炎黄的优秀。孙。在《我是中国人》这本书中,写了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他,不愧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在美国,吉鸿昌要寄东西,在邮寄时,可耻的出卖灵魂的叛徒,让他自称是“日本人”,而吉鸿昌坚决不这样做。他说:“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还有,他在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时,丝毫不妥协。他说:“我们中国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们可以牺牲一切,也要去换取抗战的胜利!”多么铿锵有力、多么感人肺腑、多么气贯长虹的话语啊!他不愧是祖国母亲的优秀儿女。

在《我是中国人》这本书中,还记述了另外18个人,他们当中有科学家、艺术家、爱国华侨、体育健儿,也有一些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

书中还记叙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在那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他们把自己全部的'。投入战火与热血中,用自己的身躯,以至生命,捍卫着祖国的领土,痛击敌人的侵略。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战士,为了胜利,为了祖国,毅然用自己的身躯滚向了将要爆炸的地雷。《我是中国人》这本书中的19位,不,不,那无数的祖国优秀儿女,他们的爱国之情,难道不值得我们。戴,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难道不值得我们自豪吗!

当我读完《我是中国人》这本书,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要从小立大志,从小积累知识。邓小平爷爷号召我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这样去做,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时刻准备着,为建设21世纪的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奋斗

《中国人》读后感 篇16

平日里并非爱看书的人,特别是对一些讲大道理的书更是懒得翻阅,拜得此书,也实属偶然。翻开封页便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回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

“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这是林语堂写《中国人》的最终目的`。林语堂把鲁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烦”,这与其说是他比鲁迅更宽容,还不如说这个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的人,在思考中国时有一个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惊讶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存在,且被这种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并寻找这个存在的合理性。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曾屡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时候是已经被侵犯了的,如元朝与清朝的出现。然而不论怎样的改变,她依旧还是那个存在,那种个性,那些传统,那种文化,只是变得越来越大,大到超过了人们心灵所能认知的程度。这种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语堂惊叹,正是这种惊叹使他无法成为鲁迅。他既要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达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他认为他们能做到这点,因为这种感知力与那种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原始情结,但却又“对幸福总比对进步更感兴趣”,这种矛盾如果存在于另外一个智慧不太发达的民族,则会酿成大祸,但中国人却发明了“祸福相依”哲学,通过改变自我内心认同的“契约”来模糊苦难与幸福的界限,结果,每个中国人都学会了陋巷之中尽堪行乐、黄连树下也好弹琴这种认地狱为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语堂把中国人这种不以实践而以大脑、不以科学而以经学来造福人生的方法称之为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并认为它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于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国人惰于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不无忧虑地说“中国之患在于有过多的智慧”。这种智慧使这个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东西。

《中国人》读后感 篇17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14天,在《“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希望有人将《中国人德行》译出来,并把此书当作一面镜子。现在新世界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国人德行》,请您谈谈对此书出版的意义。复旦大学肖立

肖立书友:

读了你的来信,我便去书店买来了美国人亚瑟·史密斯著的《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书前有唐弢先生1988年写的序《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唐先生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谈到《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又谈到鲁迅先生先前认为史密斯对中国人的批评“错误亦多”,但同时对“有些意见表示首肯,也有同感”。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今天重读新版此书,对我们又有什么启迪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先来讲讲史密斯其人,史密斯生于1845年,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来中国从事传教与救灾工作,中文名明恩溥。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接见史密斯,史密斯建议美国退还庚款予中国,他的申述为罗斯福所感动,庚款退还的议案顺利在美国国会通过,以此款创办了清华大学,促进了中美邦交。史密斯在《中国人德行》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比如忍耐、坚韧、节俭、勤劳,也指出中国国民存在的问题:要面子、守旧、好猜疑、缺乏时间观念与公共精神,等等。这些问题,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有的问题如“轻视外国人”早已不存在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国民中的陋习是不是一扫而光了呢?译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梦阳在“再版后记”中谈到“中国人的种种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七不”已经多少年了,但乱穿马路,乱扔脏物的事还是天天发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求每个中国人根治国民性中不和谐的行为是多么需要反省。在此时,重读鲁迅先生的教导,“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同时,再读一读史密斯的书,我想也是有其必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中国人》读后感 篇18

读完《丑陋的中国人》一文,让我觉得中国人确实是丑陋的,看我们的身边,丑陋无处不在!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并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海峡两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过此书后都会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书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读此书是高中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其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当时我以为《丑陋的中国人》只是一篇文章,不过看了之后也深受感悟,便保存下来,时而翻阅一番。虽言词犀利,但收获颇丰。事隔几年以后,某日我闲逛一小书店,猛然看见新近出版的此书,毫不犹豫而买之!说实话我不喜欢那些软绵绵的一看就知道是所谓的“文人”写的文章,即使是批判性的,那也就像是身上痒得厉害,却只是轻轻地挠一挠,小打小闹,不过瘾!

我并不是说文章写得犀利,语言说得激励,骂人骂得痛快就好。文章不是药,而只是处方。医生开出处方,是针对你的病症的,至于你承不承认你有病,去不去开药,开了药吃不吃,吃药坚不坚持……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顽症难症,医生开的只是温补的药,那么你吃了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医生开的是猛药很药,你不吃,不承认自己已并入膏肓,那么又能怪谁呢?

《中国人》读后感 篇19

《丑陋的中国人》是我在东阳时买的,买了之后,一些小MM很好奇,迫不及待的把书借去看,可过了一两天后,她们却又把书还给我,并说这书很难看。我于是带着疑问,仔细阅读了一下,可感觉还好,虽然只看了一点点。我认为是这些MM们的原因,不是书难看。下面就这本书的一些精彩语句,和各位有缘人分享。

1、在中国做事容易,做人难。

2、环境使我们说谎,使我们不能诚实。

3、这个潭,这个死水,就是中国文化的酱缸,酱缸发丑,使中国人变的丑陋。

4、反省是走向进步的开始。(读书笔记 )

5、好话都是输出给别人用的,自己绝不沾污。

6、中国人认为要忍让,这是美德。其实那是长期屈辱的惯性,而用忍让两字来使自己心里平衡!中国人很少敢距离力争。

7、如果不讲假话,就成不了大事。

8、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荣耀感,叫什么人!叫什么民族!岂不是一群禽兽!

9、人情味是要发生在彼此不认识的人之间,那才是真正的人情味。人情味不分等级,不分亲疏。

10、自爱就是爱国。

11、一个民族的覆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

12、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对古老的中国来说,应该是越早切如越好。

13、中国人因为长期生活在酱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产生一种苟且心理,一面是自大炫耀,另一面又是自卑自私。

14、中国人没有赞美别的勇气,却有打击别人的勇气;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但中国人包容的胸襟不够,心眼很小。

15、格言都是情绪的,在某一种特定的条件下,它才是真理,它是不科学的。

16、中国人不懂得真正的民主,却奉行“奴性民主”——“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多数人都愿意做奴隶,就不准少数人不愿意做奴隶。外来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质了,别人有民主,我们也有民主,我们的民主是:你是民,我是主。

柏扬曰: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臭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

《中国人》读后感 篇20

先丑陋,后美丽。

“中国人似乎仍停留在林木丛生的山顶洞时代,身上穿着刺猬一样的甲胄,只露出冷漠猜忌的两只大眼,心神不宁地向四周虎视眈眈。”

只有清楚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点。柏杨先生写的这本《丑陋的中国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毛病。他在书中写到:“我们检讨自己病历的时候,是不是敢面对现实?用健康的心理,来处理我们自己的毛病?”我们大家似乎都没有这个勇气,而柏杨先生却用实践说话,用这本书来使我们警醒。

面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我们不仅要从自身的经历吸取教训,也应该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印第安人是个活榜样,这个可哀的红脸民族,跟西藏冈底斯山的牦牛群一样,低着头,朦胧着眼,蹒蹒跚跚,有意无意,身不由己地,一步一步,走向绝种的死亡之谷。听到他们蹒跚的脚步声,和时代的辛劳喘气,心都裂成碎片。有人说,你别杞人忧天,中国人多呀。咦,在可怕的核武器和强大的生存竞争压力下,人多可没有用。印加帝国的人口可多,如今都到哪里去啦。有人说,中国人聪明呀,聪明确实聪明,但把聪明用到抗拒改善自己品质,动不动就翻天印和窝里斗,聪明反而会被聪明所误。似乎只有自惭形秽、痛改前非的觉醒,才能躲过印第安朋友所遭的大难。”我们有好的品质,但是也有不好的品质。我们若不肯正视这些不好的`东西,停滞不前,总有一天,我们会不印第安人的后尘。没有人想要这样的结果。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也一直传承。然而我在书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是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这话讲得有一定的道理。文化传承,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文化才能走得更远。后人的素质才会更高,国家才会更好。

丑小鸭可以变成白天鹅,毛毛虫可以蜕变成蝴蝶,我相信我们中国人也一样可以改掉恶习,让美好的中华品质发扬光大。先丑陋,后美丽,我们能等,而这一天也将会到来。

《中国人》读后感 篇21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主要讲了作者在德国至上海长途飞行中,看见玩ipad的基本是中国人,而这些人是在玩游戏,或看电影,没有人看书。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中国乘客只有少数人看书,大多数在商店里穿梭购物,大声谈笑,比对价格,打电话也是大声交谈,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而欧洲人大部分是在安静的阅读中渡过,即使打电话也是低声细语,生怕吵到旁人。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不仅是直接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经验的积累,将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抒写成书广泛传播出去,不但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文化和知识的'交流融合,还能让有限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宽。如今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或已麻木不仁。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到从三、四岁孩童,到六七十岁老者,无不为能上网,能打游戏,刷微博而快乐,加上新闻媒体过度宣传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使得全民视玩三G手机、掌上电脑为时尚,悠闲享受阅读者成为老土,另类。

据有关报道说国人年均读书0·7本,就我个人而言,不会麻将,对网游没有兴趣,书店里卖的纸质书籍太贵,又都是各类辅导书籍占据了半壁江山,另半壁江山由养生学,成功学所统领,只能对着电脑点开书架,找一本书追着看,不失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不过要想找一本喜欢的书不容易,能读到一本有意义的书更难,所以很多人愿意把时间耗在打牌搓麻,网络游戏上,应试教育也让孩子和家长感到学习压力山大,没时间,没精力阅读课外书籍,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想快点逃离苦海,自然很难建立阅读兴趣。

有学者说过: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需要阅读充实自己,民族文化传承也不是靠微博、麻将、网络游戏支撑,如果文化沙漠化,是永远无法支撑起五千年甚至更加久远的民族。

一个民族靠文化基石垫底,阅读又是多元的兼收并蓄,静下心来从阅读中获得智慧和力量,命运是靠知识改变。无论上网还是逛书店,为自己多留意收集几本经典书籍,有益无害!

《中国人》读后感 篇22

今天,读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我的脑海里思绪万千,像煮沸的开水一样。鲁迅先生确认“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从古以来,人民大众虽被压在“地底下”,却是民族的“筋骨和脊梁”。鲁迅先生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人民。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代表,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充满自信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不息,他们奋不顾身,坚韧不拔,坚强不屈,是“中国的脊梁”。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鲁迅先生在我们民族积贫积弱的年代,就看到我们民族蕴藏的伟力,他的眼光是令人钦佩的。今天我们民族正在走向伟大的.复兴,我们民族的伟力正在不断表现出来,看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谱写的民族颂歌,我们更加钦佩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目光如炬的见识。

文章里许许多多镜头使我难以忘怀。当我读到中国人不再相信切实的“地”和“物”,而相信渺茫的国联,甚至爬出国联的火坑而坠入一个更黑更深的迷信火坑时,我为当时的中国人感到无限的惋惜,又感到无限的愤怒。惋惜的是如果中国人脚踏实地,那么中国说不定会更富强,愤怒的是炎黄子孙的土地上为何有这群“害群之马”。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啊!当我读到祖国还有一部分“中国的脊梁”—舍身求法、埋头苦干的人时,我又感到一丝欣慰,因为中国还有这批有确信、不自欺的骨干在,庆幸中国还有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战斗……鲁迅先生说得不错: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从自夸着“地大物博”,到终日希望国联,到一味求神拜佛,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不!同学们,你愿做那些自欺的人,还是做一个有自信力的人呢?让我们脚踏实地,奋发向前,为我们富强的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吧!

《中国人》读后感 篇23

老公给我买了一系列易中天的作品,读过《品三国》后,我又拿起了《闲话中国人》阅读,我想知道,做为厦门大学教授的易中天,是如何品读中国人的。

我以为,易中天会写一本官样文章的正书,从学术角度把中国人抽象化,理论化,然而,读着读着,却让我沉迷其中而不舍放手,他用闲话般的语言,唠家常的方式,风趣幽默地解读了中国老百姓的饮食,穿衣,单位,家庭,人情,面子……等等这些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轻松中切中要害,不让人感到沉重,让我读后感到现实就是那么回事,谁也回避不了,谁都明知故犯,都有从众的心理。

比如,今年国庆长假,不少新人结婚,亲朋好友自然要奉上礼金,而远在外地的亲朋,有的因囊中羞涩,不能亲自到场,就发明了给新人充话费作为礼金的方式,既省了钱又保全了面子。平时,我们中国人爱请客吃饭,爱送礼办事,爱讲排场,……这些我们习以为常又有些麻木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易中天认为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我细细品来,也觉得很有道理。

我常常看到一些作家,发表一些评论中国人和外国人文化差异的文章,也常常听到国内一些人说我们中国人在国外怎样怎样,其中有抱怨,有感叹,有批评,甚至怒其不争。是啊,我们中国那么大,人又那么多,地域文化的不同,人的素质的参差不齐,必然使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形形色色,千姿百态,也会表现出个别人的丑陋,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能一概而论,全盘否定。

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风雨洗礼,大浪淘沙,沉淀的一定是被我们传承下来的精华。事实可以证明,远的不说,就从近两年来国家发生的大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值得歌颂的民族精神,爱国热情,和难以想象的凝聚力。从去年的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到今年的祖国六十年大庆,我们中国人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不知哪个名人说过,中国人表面看似一盘散沙,把他们装进盘子里,就抱团了,就有凝聚力了,而这个精美的盘子就是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中国人》读后感 篇24

今年暑假,我读了方晓编著的《最美中国人》这本书。书中主要选取了14位主人公,以细腻的笔触来刻画“最美人物”的感人事迹,真实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来激励、引领我们。

这本书我读后受益匪浅,备受感动。使我懂得了:做人要学会奉献,要学会孝敬,更要学会不怕吃苦的精神。尤其是其中的“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事迹深深地教育了我。

高雨欣年仅11岁,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单亲家庭。每天放学,她都要帮妈妈卖烧烤,生意最好的时候也只能每天挣二三十元钱,晚上9点妹妹入睡后,她才能学习做作业。跟高雨欣相比,我的家庭生活条件好很多。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还经常有新衣服穿,不仅爸爸、妈妈爱我,爷爷、奶奶也很疼我。我不需要为吃穿发愁,更不需要辛苦地卖烧烤,每天还能早早地做完作业睡觉。我感觉我非常幸运,也非常幸福。我想,我以后要做个乖孩子,我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逗他们开心,我还要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更要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做一个坚强、有孝心、听话懂事、有爱心、阳光的孩子,做最美中国少年。

高雨欣,事无巨细地承担着、照顾着整个家庭,她的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高淑珍,大字不识一个,唯有一腔爱子之心,为子生存,费尽心思,想尽办法;何玥,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换来了三个人的重生;菊美多吉,倒在了工作的第一线……他们其实都很“美”。他们美在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舍己救人、诚实守信、面对困难敢于担当。他们拥有着可贵的精神。这可贵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人需要的呀!这不禁使我想起了科学家为国家富强而奋斗,运动员的为国争光,老师的辛勤耕耘等等。这些人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他们不都有着这种可贵的精神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美,则国美,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中国真正变成一个美丽的,和谐的国家吧!中国,因这些“可爱”的人而美丽!

《中国人》读后感 篇25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书桌上看到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看到这么敏感的字眼,心生好奇,便借过来阅读。

《丑陋的中国人》收录了柏杨数十篇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几乎都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诚如“中国人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这般,作者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态度鲜明地将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称之为“酱缸文化”,这种“酱缸文化”会让我们的子孙后辈受到影响,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不断。难怪冯骥才先生认为这是一本“令人深省的书”,肯定柏杨先生批评的正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历史的车轮向前,尽管她历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熏陶,但很多地方却仍丑陋不堪,实在有负“礼仪之邦”的美誉。赏一叶而见秋韵,窥石出而知冬至。生活中,往往最是寻常和细微的环节,却常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缩影,也往往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水平。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不难在新闻上看到种种形式不同的中国人的“丑陋”,甚至在我们身边就大量存在!这点,我们不以偏概全,但也不推诿逃避!公共场所的文明和素养,很多细节对中国人的“提醒”总是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是呀,我们必须得承认,相较于很多西方国家,中国人的礼节和礼仪远不及彼。这种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的差距,也绝不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这些顽疾是一种慢性病,经过长年累月不断累积,再逐步散落到各个角落。这着实让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人倍感惭愧和压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当认真思考,早点觉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去改进。

写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惊!这让我想到作品里的《炫耀小脚》《虚骄之气》《把羞愧当荣耀》等篇!那位山区老太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小脚的“奕奕神采”令人无奈,那“做好事”俨然已经成为“多管闲事”的冷漠无情,那绞尽脑汁的“窝里斗”……

难道仅仅只是这些?错了!因此,我辈当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礼仪之邦”正名,用自己的举动去唤醒那部分麻木的国人,而终于唤醒沉睡的中国大地。(张春福)

《中国人》读后感 篇26

《中国人信札》原文共有162封信,长达1500页。译者编撰过程中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经历了数个寒暑,在法兰西院士布律诺·内沃的鼓励和帮助下,将五个版本异同作为比较与考察,译成出书共精选38封信,出了这本《中国人信札》。笔者以巴黎索邦大学的思想史理念,通观现代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从中法比较文学的一个崭新视角将德·阿尔让的这部《中国人信札》呈现于读者。

游记形式的《中国人信札》记述了在印度暹罗国和中国的传教士的生活,涉及的时期是从发现开封的犹太人一直到雍正皇帝(1678-1735)统治时代。信里特别提到的是在中国的基督教传道活动,即耶稣会士从明朝进入皇宫直到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这段时期的传道活动。《中国人信札》的记事顺序完全依照欧洲对中国礼仪进行争论的不同阶段,但又把中国历史重要事件,特别是1644年王朝更迭,准确的表现出来。另外作者在书中明确区分了满族人和汉族人,他把满族人称作为鞑靼人,而1644年那个重要的时间,我们都知道的是路易十四开始执政,《中国人信札》开篇就描述了巴黎人和外省人的对话,清晰地反映了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面貌。

在《中国人信札》中德·阿尔让回顾了欧洲人关于中国人宗教与道德辩论的缘起,同时也介绍了中国人祭祖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可以印证作者对耶稣教会的维护。他不认为中国人是可让人谴责的唯物论者,他同时也谴责一些神学家对中国宗教的批评。德·阿尔让赞同的仍是理性的通识性的哲学,他反对所有形而上学的思想,认定人类精神的普遍性应当建立在历史的凭据上。他对中国祭拜之灵的表现出的`尊重也是基于人类学的客观要求。这是对宗教迷信,基督教不宽容的间接反击。

《中国人信札》是一幅活生生的应当永远受尊重的“他人”的画卷:犹太人,日本人,暹罗人,波斯人和中国人。作者深深理解了这些礼仪与所有真正的人性化生活中客观现象之间的意义和关系,宽容也是《中国人信札》的主题,以四海民情为出发点,也包含18世纪上半期欧洲的道德风俗;另一方面,由于是中国人之间的通信作品也包含着中国历史及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流背景。

《中国人》读后感 篇27

每次看到《丑陋的(de)中国人》,心中都会为之一震,涌起千般感受。

记得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们的丑陋缘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丑陋。这让我想到了“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无知。”我想,柏杨先生大概是个无私的人,在书中,柏杨先生用激烈的语言抨击时弊。他举办了多场讲座,旨在让中国人醒悟,但却因说真话而坐牢。但他也不放弃,出狱后,便写了这本书,把自己的呐喊一点点地写进书中,只为了能让我们能够直面丑陋。

看完了这本书,我很久以后才能回过神来,原来这些丑陋到现在依然还在,有时甚至随处可见。在书中,柏杨先生把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比作一个大酱缸,我们的文化、思想、行为在这个大酱缸里越染越臭,一直延续至今。

在书中,我读到了许多丑陋,而这些丑陋一直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像中国人喜欢“窝里斗”,这个我颇为赞同,无论何时何地,我认为只要有中国人有竞争,那么“窝里斗”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在古代,后宫妃子的'内斗,尽管电视剧中有夸张的成分,但在历史上还真的有宫斗。书中讲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中国人是聪明的,但是三个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而一个日本人也许没有中国人聪明,但是三个日本人却是一条龙。”日本的合作团结是精神应该被认可赞同的,而且在这一个团队里没有合作团结,难以成功。如果在一个团队里,人人勾心斗角,那么这个团队是失败的。就像抗日战争中,国共尚未合作,而在内斗时,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差点吞下中国。但国共合作后,放下内斗,日本节节败退,其实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确喜欢内斗,都眼红于别人的好,总想着“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我想这种想法应该是要被扔掉的。

还有中国人重视面子,死要面子。做了错事,不愿承认,而且有的时候别人求助于你,却因为怕面子没了便视而不见;还有些人打赌输了,死不认错,还在背地里诅咒你,我想“打小人”应该是这样被发明出来的吧?在我看来,我觉得面子是可以扔掉的。踩到别人鞋子诚恳地道歉,而不是瞪鼻子上脸,指着别人的鼻子说:“是你自己的节奏上来的。”瞧多理直气壮啊!

我想《丑陋的(de)中国人》这本书并不是当作茶余饭后之谈,对于这本书,我们该是要重视,学会承认自身的丑陋,我们可以丑陋,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丑陋在哪,并且使其变成美丽。

《中国人》读后感 篇28

前记:不知该用什么题目来讲述对这本书的感悟,所以还是用了这本书的名字,来写出对约翰·汤姆逊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的点滴心得。

约翰·汤姆逊解释说对这本书最初的设想,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照片来展现中国和她的人民,她的艺术、习俗,各地的风土人情,他希望能将把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如实地传递给读者。怀着这样的目的,所以他让让照相机成为旅行中自始至终的伙伴,忠实地为他保存了所见到的景象,以及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

约翰·汤姆逊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远弗届,尤其中国摄影界人士一提到这位摄影大师和他的经典作品(中国与中国人影像)时无不肃然起敬他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更是一位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镜头或是文字,视角都颇为科学、严谨。本书记录的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1867—1872年间,约翰·汤姆逊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镇江、厦门、福州、宜昌、九江、烟台、宁波……镜头下既有达官显贵与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时局,显要人物如恭亲王奕

晚清重臣李鸿章、两广总督瑞麟、军机大臣宝鋆、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有珍贵的影像呈现;又如烟客、媒婆、马快、兵卒、囚犯、纤夫、乞丐、僧尼、商贩、艺伎及识银、缫丝、制茶、葬礼等等社会百态都有生动的记录,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时的上海外滩,以及铁路、轮船等新的气息,也是书中重点观照的对象。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从整本书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拍摄的辛苦,就当时的中国而言,中国人很迷信,人们不止一次地朝作者扔石头,或是用其他各种粗暴的方式给予对待。而且,越是在那些大城市,对外国人的憎恨表现得越是明显。在很多乡村地区,不管是与欧洲人有来往的地方官员。这本有关近代中国的影像巨作反映了很多旧中国的现实,对人有很大的震撼,很值得一看。

《中国人》读后感 篇29

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一文,学到了一个新词,并获得了新知。

辜鸿铭先生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世界里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个“晚清怪才”,不同于鲁迅先生那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也不像林清玄那样充满着悲悯的情怀;他更像是一个指路人,给混乱中缺乏自信的中国、深陷文明危机的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文明指出一条明路。宗旨,一目了然,自然是阐述中华文明的精神,肯定儒教传统下的中华文明仍具魅力与价值。

辜鸿铭先生在此文中写到:“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温良”这个词,很好的概括了中国人的品性,确实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性。

文中写到:“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温良来源于同情,却高于同情。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力量。在我看来,温良不是软弱,而是消磨了粗鲁和蛮狠的力量。温良充溢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无处不在。

与西方的利己主义不同,我们中国更加强调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这种温良的力量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我们在困难来临之际的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站出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筑起了一道道堤,只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社会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击败暴雨,它冲刷了我们的身体乃至性命,却冲刷不了我们的.精神。

虽然“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外媒体看来有些“蠢笨”,但这样的“蠢笨”,常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正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也在向世界展现独有的大国形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中国人的温良是独特的,是朴素的,是动人的,更是不可磨灭的。于危难中勇于挑战,是中国人永远的信条;内心源源不断支撑的力量,是中国人的温良。

《中国人》读后感 篇30

《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国民的关注。《丑陋的中国人》收录的是柏杨先生的演讲稿,笔风幽默而尖锐。书中所说的关于中国人的种种恶习,多为日常所见,只是没有人讲、没有人提、没有人批评就不当一回事。2000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奉行“家丑不可外扬”,对于“有辱国体”的言论必定会屏蔽屏蔽再屏蔽,传到外国的必定是好东西。然而柏杨先生则在《丑陋的中过人》中对中国人的恶习给予有力的批判,揭了自己的短,希望国人以此为戒,也为日后多位作家发表醒世之言奠定基础。

《丑陋的中国人》之所以会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有个同学读了之后经常说某同学是广东人的代表,因为广东人说话总是很大声,我觉得好笑之余也被这本书的真知灼见吸引。柏杨先生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虽然话很难听,但却是事实,他是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写的,书中的词幽默讽刺,说的却不是风凉话,而是希望通过对中国人的种种恶习的批判来警醒将要担当振兴中华之任的年轻一代。

其实,我还阅读的一本名为《丑陋的日本人》的`书,书中同样严厉的批判了日本文化的日益腐朽。这些书不能只是看过、骂过、笑过就可以置之不理的,而是要作更深层次的精神探讨,那就是信仰问题。中国的儒家思想、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苏联的共产主义、美国的自由精神、欧洲的拜金主义等等,不论历史对这些信仰作何评论,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信仰都带领了某一民族创造出无可复写、震撼世界的历史。中国受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日益严重,官员巨贾钱权交易、越权渎职,商家唯利是图、罔顾生民,如此种种让人不寒而栗;即使是平头百姓也只本着独善其身的态度生存,对社会责任视而不见,这归根结底都是缺乏信仰的过错。诚然,社会主义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上占重要地位,却未能很好的领导人民,现在仍需要通过国家、媒体、文学创作者、学校等等多方面的努力,重新建立起被国人接受和信奉的信仰,引导国家和人民走向更美好的的未来。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其它国家,都总有他们的不足之处,中国人有丑陋的一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正视问题,努力解决。一两条公益广告、几句文明标语、改掉几个恶习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相信通过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努力终能写出一本《美好的中国人》。

《中国人》读后感 篇31

“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能够让我们认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句话是辜鸿铭这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最想阐明的一个观点,也便是这本书里论述的主题。

选择一本书就犹如选择去了解一种思想,选择这本书首要的原因也就是想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想知道要从什么方面来谈这个何其广泛的“精神”二字。其次的原因也便是这位伟大的学者—辜鸿铭给我的影响,他精通九个国家的语言,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还翻译很多的古文经典到国外,在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笔下会说出哪些不一样的话语呢?

或许是看的书太少,思想很浅薄,不得不说看的不是很懂,很多语言理解都有点问题的感觉,所以看的有点吃力。看这本书应该要把自己置身于写作品的那个年代里,否则会很有意见分歧,至少在我看来如此。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晚清以来,中国的形象被严重扭曲,于是1915年被称为“老怪物”的辜鸿铭先生就用英文写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旨在用自己的笔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知道这个写作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他把中国人描绘的过于美好了,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人最奇妙的特性,我想在此说明,是当他过着精神的、孩童般的生活时,他仍然具有精神和理性的力量,这是中世纪的基督教徒或任何其他原始的民族所没有的”,这些过于美好在今天看来就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我们真的这样美好吗,我有点怀疑。辜老先生还认为孔子为中国人民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他赋予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绝对的基础,而且借此,他使这一观念形成了一种信仰—国家宗教。其实我不是很懂这句话,类似这样的有很多,所以看这本书有点艰涩。

或许是新时代下思想的转变,身为女子我也就很不同意书中讲述的在中国,是由于妻子的.无私和责任感,允许中国的男人们拥有侍女或妾,我认为一夫多妻是一种时代的烙印,也是一种制度的畸形,三从四德束缚了女子,许多的缘由致使现在的男女依旧不平等。思想产生碰撞才会真正懂得一些东西,讲述了诸多碰撞,但整本书还是很富有哲学色彩,值得一读的。这本书在讨论“精神”二字时着重讲述的是中国人生存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也好似一种信仰。了解自己的不足也不妄自菲薄这便是整本书透露的一种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无疑是轰动西方的大作,极大的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ka.com/fwzs/xiaoyuan/wg3vod.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咖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120231号-3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